造反不是革命司馬觀點: 造反不是革命 2011年 03月08日 /江春男法國革命爆發時,指揮官匆匆走進王宮向路易十六報告,路易十六問他:「他們又造反了?」這位軍官回答:「陛下,他們不是造反,他們在搞革命。」 為部落利益而戰造反是改朝換代換一個國王,革命是推翻王朝,建立新制度,兩者本質不同。茉莉革命先後在突尼西亞和埃及發生,但利比亞的暴動只是造反,西方稱他們為革命軍,這是一大誤解。 英國特勤部隊空降利比亞,準備協助反叛軍,反而被關起來。利比亞是一個民族情緒高漲的國家,反叛軍如接受外國援助,格達費大作文章,引起同仇敵愾,就完蛋了。事實上,反叛軍是為部落利益而戰,民主意識很低,與埃及和突尼西亞情況不同。 其實,利比亞的平均國民所得、社會福利、教育醫療均優於突埃兩國。利比亞人很自豪,他們瞧不起埃及,百萬埃及外勞在利比亞討生活,做本地人不願意動手的粗重和低賤工作。突尼西亞人會做生意,但利比亞人認為他們奸詐不可靠。 官方統計只有650萬人口,但實際上超過一千萬人,其中一半是外勞和來自非洲各國的難民。利比亞以非洲老大自居,非洲人不必簽證,數百萬非洲人在此打工,等待機會偷渡到歐陸。海岸線長達1700公里,跨過地中海就到義大利,歐盟為此經常向利比亞施壓,格達費要歐盟提供所有設備和訓練經費,此事不了了之。 格達費40年前革命成功後,論功行賞,分封部落長老,近幾年,他逐一收回特權,長老第二代甚為怨恨,內部矛盾日深。格達費兒子賽義夫以改革派為名,尋求與國際接軌,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對抗這些失去權力的既得利益者。但面臨生死關頭,賽義夫站在父親這一邊說盡狠話,警告外國不要介入,正式向反叛軍攤牌。 聞不到茉莉花香利比亞地大人稀,東南西北分屬各大部族,他們第一忠誠歸於家人,第二忠誠屬於部族,根本沒有國家觀念,格達費和他們兄弟相稱,但因利益分配不均,有人乘機反叛。但反叛軍手上沒有正規軍隊,無法控制油田,沒有外援,既缺乏領袖又缺乏理想,彼此猜忌,在他們身上聞不到茉莉花香。  .msgcontent .wsharing ul li { text-indent: 0; }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! .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ff31314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